紡織業“專精特新”強在哪?
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等編制的《紡織行業“專精特新”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近日正式發布?!秷蟾妗分赋?,自2020年完成第一批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入庫工作以來,共有三批270家企業入選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涵蓋從化纖到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紡織機械整個紡織產業鏈的所有子行業,以及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服務、設計服務、節能環保等領域,涉及全國25個?。ㄗ灾螀^、直轄市)。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目前已經完成認定的4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共有167家紡織相關企業入選。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秷蟾妗穼徔椥袠I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狀況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與分析。
“專精特新”加速崛起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認為,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活力,是行業中小企業的優秀代表。
總體來看,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企業質量普遍較高,特色優勢突出,創新和盈利能力比較強,有在科創板、主板上市公司;有紡織智能裝備和關鍵零部件企業;有行業優秀品牌企業;有各類新型特種功能性纖維材料、面輔料企業;有圍繞紡織產業鏈各環節數字化智能化專業服務和產業互聯網平臺類企業。不少企業還入選了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5年。截至2022年,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平均年齡為15.4年,其中成立年限7-22年的企業數量占三分之二左右,紡織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立年限的平均值為15.3年。
入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270家紡織企業從業人員總計7.6萬人,年銷售收入總計760億元。其中,人均銷售收入100萬元,平均利潤率保持在6%-8%,戶均研發人員占比14.4%,設計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3%-4%,信息化投入強度保持在0.5%-0.8%,均高于紡織行業平均水平。
廈門幫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幫眾科技”)是一家專注于切片紡絲的高精度計量配料設備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第一批入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紡織企業。幫眾科技總經理謝吉材認為,入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后,在市場精細化分工的趨勢下,公司產品要能滿足更多應用新場景、新需求和服務,使原有的產品品質得到提升,用新方法和新產品去解決老問題,要求企業在每個細分領域做精、做專,用新思維、新流程去創造更高的效率和品質,引導新需求。
沈陽飛行船數碼噴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行船”)是國內最早且較大規模的數碼噴印設備制造商之一,產品覆蓋廣告噴繪、紡織印花等多個領域。2022年,飛行船被認定為“遼寧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時入圍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關于“專精特新”發展的做法和經驗,飛行船總經理王輝認為,在專業化方面,公司近20年的數碼打印技術積累,形成了一支覆蓋傳動結構、供墨系統、控制硬件、打印軟件、色彩管理等方向的專業研發隊伍,給產品專業化生產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公司注重精細化生產、精細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制定了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使得公司技術、質量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為保持企業的特色化、新穎化,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占到企業銷售收入的6%-8%,主要用于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改進產品結構、提高技術質量水平,也用于開展產學研活動,重點保障引進科技創新人才等經費。
飛行船已先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國際發明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19項,公司新一代產品SDM3300系列單雙面同步UV噴繪機產品累計銷往國內及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500余臺,TD1800雙面數碼印花機產品銷往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和地區20余臺。入選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后,飛行船制定了設備制造+數碼印花“兩條腿”走路的戰略規劃,其數碼印花項目的產業基地和電商板塊陸續開展業務,也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政策扶持精準賦能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攬子政策,引導和促進中小企業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方面下功夫,鼓勵中小企業成為產業鏈中某個環節的強者、大企業或龍頭企業的“配套專家”、精細化管理和高精尖產品的市場贏家。
《報告》指出,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力度持續加大。特別是2021年以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信部聯合十余部門相繼出臺了《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優質中小企業梯度管理暫行辦法》等一攬子政策,分類精準施策加快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選擇主導企業,振興支柱企業,扶持弱勢企業,調整衰退企業,支持中小企業發揮專、精、特、新特質,全面建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梯度格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紡聯也發布了《“十四五”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行動方案》,為紡織行業中小企業的創新成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支持和引導紡織行業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
政策的完善,保證了全面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首先,以公正、公平為基礎,構建了規范有序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證平臺;其次,無論是資金獎勵、稅收減免,還是融資支持,保證落實助企紓困的財政政策;第三,扶持政策從對中小企業個體的引導,逐步擴展至企業間的互通互助、大企業帶領小企業融通發展,推動了產業集群的產生和發展,對聚力發揮產業集群長效應起到了關鍵性扶持作用;第四,多項政策倡導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實訓基地等,進行產教、科教融合,全面打造高層次人才隊伍;第五,鼓勵培養一批優質領航企業,提出打造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新興產業鏈條,把創新鏈作為“七條鏈”之首,強調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融通的核心,明確向大型骨干企業定向推薦不少于1000家“小巨人”企業,不少于1500項技術產品,助推產業鏈協同創新升級;第六,鼓勵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強化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
謝吉材親身感受到了政策的扶持力度。他表示,在與行業大型企業合作過程中,中小企業通常較為弱勢。國家連續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產業鏈大企業多給中小企業相關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合作機會,讓中小企業有機會在細分領域里做專、做精、做大、做強,這對行業全產業鏈平衡發展和資源合理分配非常重要。
知識產權保護有力
中小企業在“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上,都有自己的“一招鮮”,因此,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在270家紡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94.1%的企業擁有專利,企業戶均數量42項;85.6%的企業擁有發明專利,企業戶均數量16項,這些專利在纖維材料、關鍵設備和零部件裝置、制備工藝或技術、面料等行業基礎和關鍵核心領域方面具有比較高的集中度。
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首先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利潤;其次,國家鼓勵企業用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成果,企業可以獲得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行業協會的專業服務;中小企業對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大幅推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再次,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求,使企業在激烈的全球化貿易競爭中,獲得更多的生存和發展機會。
幫眾科技自主研發的“拳頭”產品是多組分在線添加設備,用于配套化纖企業以切片紡生產原液著色化學纖維(色絲),從而減少和省去后加工環節,達到節能減耗、減少排污的效果。幫眾科技銷售的高精度全自動配料機間接產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與其他方式配料(或者染色)相比,每年減少次品和浪費1.6億元,節約用水2億噸,節省用電量約200億度,節省染化料約30萬噸,節約染費約100億元。
南通新帝克單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帝克”)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創業之初用“一根絲”填補國內空白,現在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單絲生產企業。
所謂單絲,就是直徑在0.05mm-6mm之間的單根纖維,廣范應用于現代農業、紡織服裝、工業冶金、遠洋漁業、醫療器材、體育休閑等領域。新帝克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創建了功能單絲研究院,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等研發平臺。先后研發了聚苯硫醚、聚酰亞胺、聚偏氟乙烯、熱塑性彈性體等高性能單絲;導電、抗老化、抗紫外線、生物可降解等功能性單絲;釣魚線、氟碳線、網球線、羽毛球線等高檔競技用單絲;高圓整度聚酯托幕線、高強耐磨型聚酰胺割草線等特粗旦型單絲,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參與國際競爭,與帝人、東麗等全球知名企業同臺競技。
新帝克依托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南通大學安防復合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等科研機構,開展橫向課題10多項,累計投入經費500多萬元,獲得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60余件,產品出口美國、日本、歐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近1000萬美元,成為慕思、YKK、耐克等國際知名企業的原料供應商。
來源:中國紡織報